找到相关内容1008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黑蛇总义

    接触,还准备利用其他的方法去除掉它。 这个行为,隐喻大乘中观(本文中未提及唯识宗)。 中观派认为,所有的物质、精神,都是假有、虚无,如幻如梦的。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万法无我、空性光明;而在世俗...

    慈诚罗珠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1670445.html
  • 存在与体悟

    来引导日常现实,而不能用高明超越来迎合日常现实。这是一项将胜义谛落实到世俗的救度性工作,也是一项让神圣性与超越性进入时间与历史的事业。也就是说,所谓适应社会,便是要在烦恼、有病、充满各种问题的世俗...,使世俗的才智聪明转化为真正超越的智慧(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把超越的智慧内化到生命之中,然后获得实存的本然性的徹底解脱。   三、菩萨道修行次第  但是,证悟是非常艰辛的,即便是...

    张 新 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34870589.html
  • “本无”与“非有非无”――《不真空论》所破“本无”浅析

    由“无”产生。所不同的是这里明确说万物本身就是“无”,且是性空的第一义;而所生的万物则是世俗。显然,法深把佛教的“空”理解成了中国传统思想中“有无”(实体化)的无,这不仅执着了“实无”而且还执著“...的意思正相反。此外,惠达还把“本无”归为真谛,把“末有”纳入俗,这在“本无”原义中也是没有的。[[14]]  惠达还记录了慧远(334-416)的“本无”。慧远是道安的弟子,曾作《法性论》(已佚),...

    何欢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51770663.html
  •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

    生命潜在的价值意义的实现或显现,又都最终回到个人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来。它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由超越向平实的回归,也是一种“不依世俗不得第一义”的宗教生活意义的诠释。安身...中国人通常不易接受的,所以中国人极其乐于接受佛陀所说的“中道”。而中国人所接受的大乘“中道正观”,通常都不是三论、天台的学僧们说的“三圆融”的“中道实相”,更多的还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那种意思。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3571296.html
  • 中国佛教理论思想发展史纲

    世俗和真谛之二来认识世界皆幻的真实不虚的道理,突出“八不中道”的实相义。   隋代出现的三阶教在理论上也有特点。“三阶”是根据佛教的“...建筑等等各个领域,促进了中外宗教文化的交流,大唐佛教文化开始大规模地走出国门,流向东亚的朝鲜与日本以及东南亚的越南等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并为宋代佛教的世俗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从隋代起,中国...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3971301.html
  • 以憨山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复兴”内涵

    有其处理重点,如荒木见悟认为憨山从事社会救济活动的基点是立于其对自性的看法,尽性则事君为真忠、事亲为真孝……等,将世俗与真谛作紧密的结合。最后,江灿腾着重于憨山的丛林改革,以此为主轴探讨其前后之背景...之需求,或以经忏佛事为佛教与社会联系之管道,已经相当盛行。[13]其大意是:由于明太祖之佛教政策强调僧人不居世区、不混世俗、隐入深山崇谷、刀耕火种,或居丛林、侣影伴灯、甘其寂寞。此外太祖佛教政策的核心...

    见晔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181173050.html
  • 王雷泉: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前瞻

    佛教教育属于宗教传播学与宗教组织制度的范畴,它是佛教与世俗教育的结合部。佛教教育的终极指向,是唯证乃知的觉悟成佛,但在社会中的表达方式,则属于运用言教的世俗范畴。 坚持佛教的神圣性品格,与向...教育体系,应该是以佛学院的宗教教育为核心,以居士组织和居士教育构成坚实的社会基础,以世俗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佛学研究和教学为学术依托。本文试以《维摩经》所揭示的智慧,对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效果再作探讨。...

    王雷泉 (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2773263.html
  • 略论《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

    。世间极成真实虽然在上文中说明得很清楚,但是若不加简别,要有明确清晰的观念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有必要对世间极成真实进行简别,说明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等等?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世俗上的随顺...的认知。第三、对于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来说,随着不同的时间、地点、心情等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在佛教义理中对存在的认知通常加上“随顺世俗串习”的字样以加简别,表示是依着人类的反复多次的习惯形成的认知...

    香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573526.html
  • 阿毘达磨俱舍论叙

    一事者,世俗胜义,非若有部,瓶衣俗,极  微胜义,依胜义谛,说有色等,是实非虚。要知如出世智,  及彼后得世间正智,所取诸法,名胜义谛。如此余智,所取  诸法,名世俗。  说九事已,且一辨解。五...不能发识。要  知无一极微,各处内住,变碍义成,且能发识。  不相应行且谈六事者,得非得,若非有部,别实有体,  异生圣者,起世俗心,以得差别。要知烦恼断未,可差圣凡  ,名色种子,于生自果,展转邻近,...

    欧阳竟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074033.html
  • 佛教心理学——“缘起模型”初探

    ;二方面,以上是对「世俗」的思惟修,底下所述则为对「真谛」及「真俗不二」的思惟修和观照,经历一个从「空」到「空之有」再到「妙有」意义实现的超越开拓和圆满的过程,在此,「思」是体会心理现象与外在的困难...价值论等三方面的论述。简言之,大乘佛教诠释学不采取真谛与俗二元分离的二元论,大乘佛教诠释学对宗教真理采取三法圆融的观点,因此真谛的神圣界和俗世俗界互相融通,因此,虽亦主张「因真理,得自由」,但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174065.html